疫情對台灣會帶來的衝擊恐怕才剛開始,現在大家的焦點都在疫苗與避免感染,但可預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即將到來。這不是推測而已,去年已經很多國家實際展現給我們看了。
超前部屬還是自己來比較好
引用內文:
--
前線的醫師提出警告,往年因心理疾病掛急診的16歲以下孩童,一週約1~2件,但疫情期間,暴增為每日至少1例;最年輕的自殘者,才8歲。這週才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,疫情一年後,高達84%心理治療機構都見到年輕病患大排長龍等待就醫,比半年前還成長50%。
遠距教學讓孩子掛在網路上的時間更長,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時間幾乎歸零。英國家長指出,遠距教學讓孩童的網路成癮和網路霸凌情況更為嚴重,同時還失去了同儕支持和學校的庇護,讓孩子時常感到孤單無助。根據調查,76%的家長和照顧者都注意到孩童感到孤單的情況。
英國政府統計,300萬英國學生曾接受學校的心理輔導服務,NHS研究指出,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從2017年的九分之一,增加為今年達六分之一。事態危急讓英國政府在今年3月宣布投入7,900萬英鎊(約新台幣31.6億元),積極修復青少年和孩童的心理健康問題。
--